在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有两条呈“十”字交叉的道路,一条是南北向的金桥路,它将产业区和生活区有机分割,另一条是东西向的新金桥路,它将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紧密相连。事实上,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在探索改革开放条件下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金桥路”。
1990年9月,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年来,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得益于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金桥出口加工区通过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制造业以及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集约利用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走出了一条在开放条件下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20年来浦东金桥开发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053亿元,年均增长4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760亿元,年均增长30%,发展成为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展示上海和浦东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
智造金桥催生2.5产业
2010年7月1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中心在浦东金桥正式动工,此举也意味着成立将近一年的通用汽车中国研究院即将迎来自己单独的办公场地。通用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仅有两个,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技术研究中心诞生于1920年,是全球第一个前瞻技术中心,而中国新建的中心投资1.5亿美元,无论从设备,还是规模来说较之美国有过之无不及,新的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包括通用汽车中国研究院、车辆工程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和前瞻设计中心等四大部门,研究的重点包括先进驱动系统、动力总成、可替代能源、电池技术和材料技术。
其实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中心落户金桥,只是众多世界一流研发机构聚集金桥的一个缩影。这些研发机构大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与浦东金桥的企业、产业、产品密不可分。它给金桥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代工厂”向“智慧谷”悄然蜕变,“金桥制造”向“金桥智造”华丽转身,“世界名牌金桥造”已名符其实。
关于上海要不要发展制造业的争论在学界从未停止。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此举表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奥巴马8月11日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时说,制造业促进法案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复苏关键动力的地位,“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浦东开发开放20年来,金桥一直致力于实体经济的规模经营,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并由此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即2.5产业)的快速集聚和能量释放,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二元融合”、“两轮驱动”的“金桥模式”:
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金桥汽车、电子通信、现代家电、生物医药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90%,而且每个产业门类已成集群发展格局。比如由通用汽车、联合汽车电子、汇众、康宁、李斯特、同济同捷等组成的汽车产业集群,涵盖了从前沿研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整车生产、技术检测等各个环节,年产值近700亿;而由中移动、中国电信、大唐电信、华虹NEC、上海贝尔、上海华为、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索广、联芯科技、葡萄城等组成的电子通信(ICT)产业集群,既包括通信设备企业、终端设计制造企业,又包括集成电路和芯片制造企业,还包括测试仪表制造企业和软件系统企业、通信内容提供商,年产值超过500亿。
2.5产业集聚成势。2.5产业不仅仅是产业概念,而是整个生产性服务集中性的表现,真正在2.5产业中注入内涵的东西是:突出生产性服务,构架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突破过去产品传统的生产流通方式,以市场发展需要为支持,以生产性服务为主体,以研发设计、虚拟工厂、总部经济、商贸运营、服务外包为表现手法,从而把整个产业价值链联系起来。在金桥,2.5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前端拓展、向后端延伸的必然结果,也是金桥探索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作为上海第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金桥已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35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占新引进项目的67.5%,投资金额占到73.2%。为推动2.5产业聚集发展,金桥开发区通过回购土地、厂房改造等途径规划建设面积达360万平方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Office park,其中一期园区已建成并引进一大批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的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二、三、四期园区正抓紧建设和招商。
生态金桥提升工业文明
许多来浦东金桥开发区考察的中外客人,对区域内产业区和生活区配套规划、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金桥有一家非常特别的俱乐部—生态俱乐部,自愿参加生态俱乐部的企业定期交流降低产品能耗、加强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经验。正是在园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金桥“低碳制造,绿色生活”的理想一步步成为现实。2009年,金桥开发区单位GDP能耗0.157吨标准煤/万元(上海为0.801,原浦东为0.302)。
高起点早规划。金桥出口加工区从开发伊始,就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园区总体规划,1992年制定《金桥出口加工区环境保护规划》,2000年8月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现场评审,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成为“上海市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9年获评“上海市节水型示范园区”。2009年6月,金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06年8月,委托上海大学和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金桥出口加工区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今年10月着组织现场验收,金桥将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也标志着金桥从重视外在环境建设到提升生态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企业成低碳主体。企业主动参与是金桥生态工业的一大特点。比如通用汽车和申美饮料等企业积极推进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改造、中水再生补水、潜能利用、系统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使用和能源梯级利用。庄臣公司采取“绿色清单”流程,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材料。贝尔公司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立了公共道路照明—风光互补绿色能源系统。美亚金桥能源有限公司和多美滋公司分别实施了烟气脱硫工程和燃料油改进工程,大大降低了园区SO2排放量。上海通用发布了“绿动未来”全方位战略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车辆整体性能提升14%的基础上整体油耗再降低15%。2009年12月投入运行的金桥生态信息平台和环境监测平台,实行全程自动监测,提供24小时实时绿色指标数据,平台所监测的数据显示,金桥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人文金桥凸显浦东精神
3月21日,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第九届长跑比赛在金桥开发区平和学校隆重开幕,3000余名中外人士分别参加了2.5公里健康跑、8公里竞技跑以及4×2公里接力跑,每年一次的金桥长跑赛已成为上海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活动和特色品牌。今天的金桥是一个人文气息非常浓郁的地方,很难想象一个产业区能有这样的文化魅力,而以前在我印象中金桥大概只有一个地方还带点文化味道,那就是在今天的杨高中路金海路口附近,20世纪90年代初时这里有个公交车站,名为“文化馆”。
没有理由不喜欢金桥。“西有虹桥古北社区,东有金桥碧云社区”的说法,印证了碧云国际社区的社会影响力。曾有人这样写道“金桥开发区的综合配套设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众多老外到沪投资、工作的坚强后盾和留在金桥的又一个理由。一个有着浓郁家乡味的社区,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社区,怎能不吸引老外的眼光呢?”这里有亚洲最好的橄榄球场,这里更有英国布莱尔前首相的母校德威国际学校,也有红枫路的时尚休闲街。在这里,你能找到装修高雅最具中国味的瓷器工艺品店,也能寻觅到正宗的意大利咖啡,吃到新鲜清淡的日本料理,还可以在“the market palce”里找到烧拷炉。除此之外,在碧云的一些别墅门口,还能看见几个外国小孩正在蹦床上欢乐蹦蹦跳。
更多理由使金桥让人欢喜。金桥开发区有三个“三多”,也许就是这块开发热土的魅力体现。一是金桥企业有“三多”,知名企业多,56家世界500强企业;名牌产品多,世界名牌金桥造;研发机构多,90多个研发中心。二是金桥人群有“三多”,外籍人士多,仅在碧云国际社区就有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人;白领青年多,3万多名青年成为企业骨干;产业工人多,5万多人忙碌在生产一线。三是金桥车辆有“三多”,小汽车多(通用年产小汽车多,上班族私家车多),大客车多(企业配备班车多)、非机动车多(工人上下班)。在20多平方公里的金桥开发区,吸引了1500多家中外企业入驻、15万中外人士就业,已开发土地单位面积产出超过150亿/平方公里。在这里,产业发展的态势由然向上,中外交融的氛围浑然天成,创新创业的人群怡然自得,安居乐业的环境井然有序。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大家期盼规划中的地铁9号线延伸段、14号线能尽早开工建设,让金桥再多一些被人喜欢的理由。
上海浦东、南汇两区合并后,金桥开发区已进入“新金桥”、“大金桥”时代,形成由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南汇工业园区、空港工业园区“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有理由相信,“新金桥”将充分发挥浦东工业化实践区、2.5产业聚集区、新兴产业助推区、生态工业示范区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高科技、知识性、生态化的国际一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新金桥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