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浦东新区友谊村,弯弯小河水清岸绿,白墙黛瓦的农宅,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一派优美的江南水乡风景。友谊村是浦东新农村污水纳管工程试点先行区,通过截污纳管与河道、道路、桥梁、民宅、绿化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浦东新区探索推行农村污水治理新途经,对临近城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实行纳管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偏远农村或有条件的村则因地制宜实行分散式生态处理。至2009年,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50个村实现截污纳管,纳管污水量达3.23万立方米/日,惠及13.3万人。去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浦东新区农村区域河道水质已从2007年的“V类水以上”,改善为如今的“Ⅲ类水左右”,其中个别和到达到二类水,区域内水质基本提高了两个等级。 在农村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此前没有成功经验。客观上农村区域存在道路狭小、河道交叉、断头浜多、民宅分散、房屋基础较差序保护等众多困难。为此,浦东于2006年10月立项,率先在合庆镇友谊村开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试点。 友谊村位于远东大道东侧,紧靠远东污水干管,收集后的污水可进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具备纳管处理的条件。经过半年施工,友谊村污水收集管网建成,而同步整修的道路、沟通的水系、粉刷的外墙,使整个村庄焕然一新,黑臭河道变清了,河道里的鱼虾多了,村民真正感受到水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 友谊村试点成功,原先犹豫不决和存在畏难情绪的干部群众都积极主动起来。2007年10月,浦东新农村污水纳管一期工程启动,2009年3月竣工,完成合庆镇、曹路镇和川沙新镇区域的污水收集,纳管污水量共计10760万立方米/日,惠及16个自然村、7500余户民宅、近3.3万人。 此后,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合庆镇、曹路镇和川沙新镇及高桥镇部分区域内的34个自然村的污水收集将于2010年6月全面完成,纳管污水量是一期的一倍,惠及民宅2万余户、近10万人。图为浦东新区北蔡镇五星村农村河道新貌。(特约通讯员:陈志强 摄文)
浦东写字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