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沪上六百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孵化器”双方均满意
沪上六百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孵化器”双方均满意
http://www.dreameroffice.com 上海创意园区网   来源:上海浦东新区   2009-11-22 5:18:48
“一张白纸”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如何迅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换?去孵化企业边学边做,也许是不错的选择。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日前透露,从今年3月份至今,已有600多名2009届高校毕业生在全市各孵化器内的科技中小型企业见习,就业者和用人单位都对此表示满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签订就业协议。

  大学毕业生想通过第一份工作学习知识、增加阅历,而大多数企业希望录用的员工尽快适应新工作,磨合期越短越好。这一对矛盾使就业市场的双方都有苦难言。今年初,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联合发起了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鼓励全市科技企业拿出一批适应新手担任的岗位,提供“学习型就业”机会。政府不仅给予见习学生和企业一定补贴,还提供统一的见习培训。

  见习生成受关注群体

  在上海斯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习了半年多的沃婷君说,此次见习最让她舒坦的地方,是能够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不再是公司内的“隐形群体”。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小沃此前自己也找过实习单位,初入职场,自然有很多不适应。公司里又没有专人手把手带教。小沃心中的疑惑不知道向谁请教,久而久之,一次次实习机会大多无疾而终。

  相比之下,此次由市科技创业中心统一组织的见习,规定每家接收企业必须派出带教老师,并采用一对一的“人盯人”战术,确保学生在见习中有所成长。以小沃同学为例,她的带教老师是公司采购部的资深员工,每次和供应商谈判,“老师”都会带上她一起去。从商务谈判的基本礼节,到如何在谈判中为公司争取更多利益,小沃一边看一边记,有不明白的地方事后再请教老师。就这样过了两三个月,小沃渐渐摸到门道,开始独立处理一些简单工作。现在,刚刚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的她,已经能够熟练地和供应商打交道了。

  公共课培训利在长远

  “公共课+专业课”的组合培训,是就业见习的另一个特点。专业课,就是企业提供具体岗位相关的带教、指导;公共课,则是由科技创业中心统一组织的培训。如果说专业课有助于大学生迅速胜任新岗位,那么公共课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显现。

  毕业于上师大的徐丹琼在一家网络教育公司见习半年后,最近也签了就业协议。同事对她一致评价,“很有职业素养”。小徐悄悄告诉记者,没见习前,她是个连传真机、复印机都不大会用的“学生妹”,通过定期的公共课培训,她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职场礼仪、沟通技巧,细节甚至包括“和领导、同事一起坐车,座位怎么坐”。小徐一直保留着上课时的笔记,她说,就算以后换了其他工作,此次培训学到的技巧和知识,不管在哪个公司哪个行业,都非常适用。

  企业走出“用人悖论”

  尝试“学习型就业”,各孵化器内的企业不仅是岗位提供者,也成了“间接受益人”———企业的觅才通道被拓宽了。落户于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内的一家生物技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每逢招聘季,公司要在好几个招聘会间周转,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往往要求较高,未必肯在小公司屈就;

  想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又难以承受花大力气培训的成本。通过此次见习培训,不仅为公司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培训成本也大大降低。

  不少孵化器内的创业企业都有同感。对于此类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始终有个“用人悖论”:有经验的人才可能用不起、留不住,没经验的应届学生又怕招进来派不上用场。其实应届毕业生也有优势,他们没有经验束缚,乐于学习,这些品质正是创业型企业所需要的。有企业建议,以后的见习培训启动时间可否适当提前,给企业和学生更多考虑和磨合。


下一篇:巨型液化天然气船抵沪 运量可供上海使用10天左右
上一篇:决战紫禁之巅 万达万科的高手对决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联系上海创意园区网   |   
版权所有:上海创意园区出租网 联系电话:021-58561198 传真号码:021-58561198
Email:hqsc888@hotmail.com
沪ICP备09072254号-8公安备案号:31011502009041
上海创意园,上海创意园区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