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空间优势互补
“南汇和浦东从地理空间来看本来就是一体的,而在行政空间上以往各成体系,现在融合成一体,由此在经济空间上理顺了关系,这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刘君德教授对“大浦东”的前景很有信心。
合并之前的南汇与浦东各有优势:浦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政策聚焦和产业集群效应显著,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正渐入佳境;南汇规划产业用地多达187平方公里,居全市之首,是洋山深水港的“第一腹地”、浦东国际机场的“第一站点”。但是,此前行政空间的割裂,导致双方在争取大项目等方面存在一些利益摩擦,也不利于“两个中心”建设的统筹协调。将南汇和浦东的空间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为上海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体化”的大舞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可望首先直接受益,因为外高桥与洋山港不再分属于两个区,海港与空港的联动也将更加顺畅。”
政策辐射潜力惊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空间的拓展,是浦东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经过19年高速发展,从土地开发利用的角度看,浦东新区已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而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物理空间来容纳更多的相关机构和人才”。
他说,浦东目前正加快高端先进制造业的引进和发展,这将有力地支撑国际航运和金融结算的业务量,“我认为加快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也很重要,三个中心捆绑建设互相促进,将可大大加速发展进程。”
物理空间的扩大,同时意味着浦东政策的辐射半径扩大。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是浦东的使命也是机遇。刘君德指出,综改试验田“面积”扩大,带动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原浦东新区面积为532.75平方公里,去年地区生产总值3150.99亿元;而原南汇区面积677.66平方公里,去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48.03亿元―――原浦东的单位面积产出是原南汇的7倍多,如果原南汇区域能够借助政策辐射等等奋起直追,赢得“乘数效应”,“大浦东”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是惊人的。
政府转型继续推进
“‘大浦东’时代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将有样板意义。”上海交大经济学院执行院长陈宪提出,“大浦东概念,使浦东获得了在更大空间里配置资源的机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加快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对全国来说,可能更有实际的借鉴意义。”